索 引 號: | 013033899/2020-05069 | 主題分類: | 綜合政務 |
組配分類: | 政府工作報告 | 體裁分類: | 報告 |
發布機構: | 棲霞區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0-01-15 |
生效日期: | 廢止日期: | ||
信息名稱: | 2020年棲霞區政府工作報告 | ||
文 號: | 關 鍵 詞: | 報告 | |
內容概覽: | |||
在線鏈接地址: | |||
文件下載: |
區長 王 生
2020年1月3日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區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2019年工作回顧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區政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統籌抓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等各項工作,圓滿完成了區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積極應對下行壓力,經濟發展穩中有進。全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00億元,同比增長8%,人均GDP位居全市前列;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8.1億元,直比增長10.8%,處于蘇南板塊前列;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0%和6%,超全市平均水平。項目建設攻堅推進。全年預計實際利用內資317.4億元、外資8.7億美元,新引進65個億元以上項目,在全市招商擂臺賽上奪得“目標任務進度獎”優勝單位。44個市級以上重大項目預計完成投資360億元,同比增長31%;23個市級以上重大項目開工建設,31個億元以上產業類項目竣工投產。產業轉型步伐穩健。預計全區規模工業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在全市各行政區中位列第一。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達62%,位居全市郊區組第一。465畝低效用地再開發取得實質性進展。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至35%,南京港成為省內首個國家級物流樞紐。累計建成高效設施農業3.3萬畝,成功舉辦第十五屆南京農業嘉年華。圓滿完成“四經普”重大國情國力調查。主導產業加速增長。新型顯示、生物醫藥等先進制造業主導產業營業收入達1200億元,同比增長18%??萍己托畔⒎諛I年度主營收入突破100億元。綠色智能汽車產業加快發展,拜騰汽車入選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中智行獲得首批長三角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牌照。中國(南京)智谷新引進重點項目47個,建設全省首家人工智能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人工智能重點產業規模突破60億元。預計實現旅游收入80億元,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60億元,百億級棲霞山郵輪母港項目正式簽約落戶。服務企業精準有效。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全年減稅達17.5億元。區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公司新增擔保額8105萬元,清理拖欠民營企業賬款2257萬元。發布“優化營商環境法治保障15條”,新增市場主體2.1萬家。
加速集聚科創要素,創新驅動勢頭強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121”戰略,穩步推進創新名城建設。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凈增高新技術企業167家,增長50%,預計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幅18%。新增省、市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150件,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5100件。搭建優質創新平臺。深入推進“兩落地一融合”工程,新增新型研發機構17家,累計落戶達49家,全年新增孵化和引進企業453家。紫東大學生創業基地成為全市首個“國家創業孵化示范基地”,新港高新園被評為“優秀省級雙創示范基地”。棲霞區臺灣青年創業中心正式掛牌。構建良好創新生態。優化校地融合機制,17所高校加入棲霞高校技術轉移聯盟,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藥科大學高校技術轉移分中心落戶“霞科行”技術轉移市場。全年完成技術合同登記成交額突破50億元,達成產學研合作和成果轉化項目128個。充分發揮科技鎮長團作用,新引進國家級人才工程、省“雙創”計劃、“創業南京”英才計劃等各類人才125人。與有關銀行深度合作,累計為295家企業爭取科技貸款30.82億元,同比增長98%。鏈接全球創新資源。扎實推進“生根”計劃,在德國、比利時掛牌成立海外協同創新中心。抓住南京舉辦“創新周”活動契機,和美國斯坦福大學、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在聯合研發、產業化應用等方面開展國際化合作,與全球頂尖加速器MC共啟創業加速計劃,同韓國科學院共建仙谷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
統籌推進城鄉建設,城市品質不斷提升。堅持城鄉一體、建管并重,切實增強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空間布局持續優化。全力加快紫東地區開發,仙林大學城的東部城市中心地位日益凸顯,龍潭新城、新堯新城、燕子磯新城等板塊組團式發展進入新階段,邁皋橋、馬群等地區城市更新深入推進。推動紫東地區概念性規劃及核心區城市設計,完成鎮村布局、綜合交通等專項規劃,編制麒麟片區、棲霞商務區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實施20個房屋征收項目,完成拆遷面積105萬平方米。攻堅“四個一批”拆遷掃尾,簽約569戶,出讓經營性、工業用地共27幅2565畝。交通體系日益完善。和燕路等4條過江通道、寧句城際等4條軌道交通、堯紅路等4條主干道路進展順利。全力打通“斷頭路”,靈山北路西延等5條道路啟動施工。臨江路西段等15條道路竣工通車。順利通過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區驗收。功能配套逐步改善。華潤萬象天地、綠地萬科云都會等一批商貿總部項目加快推進。首家五星級標準的白金漢爵酒店試運營。全面完成區農貿市場提檔升級三年行動計劃。姚坊門宜居街區建設入選首批省級試點。城鄉面貌持續優化。精心組織75個精細化建設管理項目。統籌抓好紫東地區綜合環境“百日攻堅”、國家衛生城市迎復審、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等工作。252個自然村“三清一改”任務全面完成。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站覆蓋所有街道,堯化街道率先全市試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城市治理考核連續7年位居全市第一方陣。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生態底色更加鮮亮。始終把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產品,嚴守生態“紅線”,擴大生態“增量”。長江整治攻堅克難。認真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整改落實,積極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及暗查暗訪問題整改。長江干流岸線利用項目拆除取締21項、整改規范21項。全面完成長江“三亂”16項整治任務,有序推進長江經濟帶“百項提升工程”。生態治理扎實推進。實施七鄉河等10條河道水質提升工程,國省考、省控入江支流斷面全部達標。北十里長溝東支、西支在全市率先實現“消劣”目標。建立空氣質量管控“點位長”制度,完成11家企業VOCs治理,103個在建工地納入“智慧工地”平臺,全區PM2.5平均濃度、空氣質量優良率優于市均水平。強化土壤污染治理,累計完成南京固堿廠等12個地塊土壤修復。燕子磯片區環境綜合整治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栗戰書委員長充分肯定。防治能力有效增強。落實礦山禁采關停要求,實施19個土地復墾項目。新建13個、清疏修繕69個雨污分流片區,加快推進鐵北、八卦洲污水處理廠建設。在產業用地出讓中,落實能耗、環保等約束條件,對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績效開展差別化綜合評價。深化節水型社會創建,新增9所節水型學校、13家節水型單位。綠色畫卷徐徐鋪展。啟動紫東地區“綠色銀行”工程,樺墅村獲評“國家森林鄉村創建工作樣板村”。建成明外郭百里風光帶燕子磯段。沿江綠化造林820畝,修復濕地210畝。
持續深化改革開放,發展活力充分釋放。扎實推進7大領域40項改革任務,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形成了以改革增動力、以開放促發展的良性局面。重點改革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發力,50個行政許可事項集中審批,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環節、審批時限分別壓縮70%和25%。實施國家級開發區全鏈審批賦權清單。發出全市首份《臨時建筑告知承諾規劃許可證》,實現“拿地即開工”。積極推進“寧滿意”工程,利用互聯網技術提升政務服務能力,“棲霞旗艦店”在全市率先進駐江蘇政務服務APP平臺。公立醫療機構全部實行藥品網上采購和“兩票制”。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對外開放步伐加快。預計全年完成外貿進出口912.4億元,龍潭綜合保稅區監管貨值首次突破100億美元,同比增長27%。新增博世、安百拓兩家跨國公司區域總部。與德國哥廷根市簽署深化合作協議,推動與比利時那慕爾市結為友好城市,在美國硅谷舉辦“南京周”棲霞主題日活動。在全國率先試點運行外籍人士管理服務區級平臺。區域協作有序推進。南京開發區與淮安市漣水縣共建2平方公里特別合作區。對陜西省商州區、青海省湟中縣實施各類幫扶、援建項目32個,被青海省委、省政府評為“脫貧攻堅先進單位”。
全力辦好惠民實事,民生福祉持續增進。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努力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穩就業推進增收致富。城鎮新增就業2.2萬人,培育自主創業3473人,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2萬人,全體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8萬元、增長8.7%。開發10個產業扶貧項目,構建脫貧長效機制。以提保障促進公平正義。全區城鄉低保統籌提標至每人每月900元,發放困難群體醫療救助1855萬元。發放殘疾人生活補貼、護理補貼2838萬元,在全市率先出臺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清理整治“住宅式”墓地,規范管理公益性紀念堂。在全省率先試點退役士兵社保接續工作。新開工區級保障房178萬平方米、竣工132萬平方米。以優供給增進幸福感受。新建成中小學、幼兒園12所,南外仙林分校燕子磯校區投入使用、簽約托管華僑城中小學,引進市二十九中開辦分校,中高考再創佳績。南醫大二附院邁皋橋院區正式揭牌,省中醫院仙林分院主體封頂,市婦幼保健院丁家莊院區、泰康仙林鼓樓國際醫學中心開工建設,西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成全省首批社區醫院。打造“微孝棲霞”品牌,促進居家、社區、機構養老融合發展,新增養老機構床位852張。成功舉辦“棲霞勝境”文化藝術之夜、首屆仙林優你音樂節、第三屆仙林半程馬拉松賽。原創舞蹈《這么近 那么遠》入圍國家群星獎。創成“長三角一體化民生檔案異地查詢示范區”。《棲霞年鑒(2018)》榮獲全國綜合年鑒特等獎。
不斷完善治理體系,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積極應對新情況、新問題,努力探索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創新社會治理模式。“掌上云社區”治理模式榮獲首屆“中國城市治理創新獎”優勝獎,“樁釘工程”“時間銀行”等創新模式在全市推廣。強化安全生產工作。深刻汲取“3·21”事故教訓,開展區級安全生產專項巡查。8家重點?;髽I完成本質安全診斷,261家企業通過安全標準化驗收。重大危險源監測預警、視頻監控系統與省級平臺對接,8處市、區掛牌隱患全部整改銷號。全區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防范化解社會風險。實施維護公共安全等12個專項行動,有效化解融資擔保、工程停工等引發的各類風險。開展第九輪“春風化雨”握手行動,化解信訪疑難積案14件。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傳銷綜合整治工作獲公安部肯定推廣,社會治安滿意度提升至96.38%。弘揚社會文明新風。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全區創成省級文明單位22家,10人次被評為市級以上先進典型。社會組織“團心社”負責人郭鳳萍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同時,工會、婦女、兒童、青少年、紅十字會等事業取得新業績,宗教、僑務、物價、人防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切實強化自身建設,履職能力得到加強。始終樹牢“四個意識”,切實增強“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政府自身建設水平得到顯著提升。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政府系統舉行集中學習研討98次,征集意見448條,形成專題調研報告403篇。圓滿完成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工作,進一步規范政府內部議事決策規則。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66件、政協委員提案211件。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全年公開政府信息3634條。落實“基層減負年”要求,政府文件數量下降41.6%,會議數量下降1/3。扎實開展五個“實干爭先”專項行動,以實干擔當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高質量開展政民互動,及時辦理“12345”等各類民生訴求6萬余件,綜合滿意率超90%。加強審計監督體系和審計監督能力建設,完成政府投資項目、民生專項資金審計項目204個。支持紀檢監察組織監督執紀問責,嚴格落實“一崗雙責”。
各位代表,2019年還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殷切期望的五周年。五年來,全區上下始終牢記總書記視察江蘇時的諄諄囑托,全力以赴推動“強富美高”新棲霞愿景加快實現。這五年,經濟實力穩居前列。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13%。產業轉型邁上新臺階,形成了新型顯示、綠色智能汽車、科技和信息服務、文化旅游、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2+2+2”主導產業體系。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了50%,年均增長8.8%,跑贏了GDP。全區低收入家庭、經濟薄弱村全部脫貧摘帽,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群眾“隱形財富”明顯增加。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空氣優良天數比率提升到70%以上,PM2.5濃度下降到每立方米39微克,全域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林木覆蓋率提高到32%。社會文明全面進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涌現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中國好人、全國文明家庭、全國最美志愿者,網格化治理“仙林模式”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
各位代表!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這些成績的取得,源自于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得益于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離不開全區干部群眾的團結拼搏,也是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攜手共進,駐區部隊、企業、高校院所和離退休老同志大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奮戰在各條戰線上的全區人民,向所有關心支持棲霞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為:經濟運行隱憂增多,企業經營困難加大,經濟增長后勁還顯不足;教育、醫療、養老等優質公共服務供給仍然不平衡、不充分,生態治理成效與人民群眾期望還有差距;基層社會治理存在薄弱環節,在安全生產、社會穩定等領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政府職能需要進一步轉變,干部進取意識、擔當精神和干事能力還需持續提升。對于上述問題,我們將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2020年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2020年是“十三五”發展的收官之年,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當前,國際形勢依然復雜多變,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和壓力還將長期存在。但是應當看到,中央將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提出要提升長三角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能級和水平,全方位參與全球合作與競爭,這為我們實現高水平開放、融入經濟全球化提供了重大戰略機遇;南京都市圈建設、寧鎮揚同城化發展、江蘇自貿試驗區啟動以及紫東地區的加快開發,為我們高層次創新協調發展開拓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棲霞的體制、空間、產業、創新等優勢正在不斷彰顯,生態、配套、基礎設施等優勢厚積而薄發,為我們持續匯聚發展要素、積蓄發展動能增添了更足底氣。只要我們萬眾一心加油干,越是艱險越向前,就一定能戰勝挑戰,闖過難關,奪取勝利。
根據區委十屆八次會議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根據省市和區委的總體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人民為中心,踐行新發展理念,將穩增長作為核心目標,將保安全作為工作底線,抓好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推動區域一體協調發展,整體提升城鄉面貌和民生福祉,實現“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確保棲霞各項工作在省市走在前列。
2020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6%以上;凈增高新技術企業60家,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幅超10%;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市定標準;實施棚戶區改造及老舊小區整治39.28萬平方米。
為完成今年目標,我們將做好八個方面工作:
一、樹立全局視野,著力提升區域發展能級
主動融入國家戰略,緊緊圍繞省市工作部署,切實校準棲霞坐標、體現棲霞擔當、展現棲霞作為。
始終瞄準第一方陣。立足于全省當先進、全市當標桿,統攬政府全年各項工作組織。將高質量考核作為統籌工作的重要抓手,調動全區上下鼓足干勁,擼起袖子加油干,實現爭先進位。將提升經濟能級作為重中之重,狠抓產業項目,做強實體經濟,做大經濟總量,確保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家、規上服務業企業10家、總部企業3家。
搶抓重大戰略機遇。強化發展規劃戰略導向作用,系統謀劃編制《棲霞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對標《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有關要求,在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中,找準定位和方向,分享政策紅利,緊跟發展大勢。積極對接寧鎮揚同城化,努力構建創新共建、協調共進、綠色共保、開放共贏、民生共享的區域協作機制。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在抓好整治的同時,強力推進棲霞山國際郵輪母港、燕子磯濱江商務區等一批沿江重大產業項目。
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在區委領導下不斷優化協同機制,全力支持南京開發區做好“提質增效、以港興區、產城融合”三篇文章,站牢全國國家級開發區十強位次。充分挖掘區域科教資源,實現與駐區高校融合發展,打造區域創新共同體。有序推進龍潭港公鐵水聯運中心、鐵路專用線、汽車滾裝碼頭集疏運道路等重點工程,增強龍潭港江海聯運樞紐輻射帶動作用。
二、落實“六穩”要求,全力保障經濟逆勢而上
要充分預判困難,制定應對措施,全力消除風險與隱患,更要堅定信心,壓實責任與措施,確保主要經濟指標運行在合理區間。
提升項目建設速率。堅持“發展為要、項目為王”理念,始終把產業項目作為經濟工作的“頭版頭條”。根據項目類別實施領導干部分級掛鉤負責、清單化管理,完善容缺審批、代辦陪辦等機制,凝聚各方力量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強化更精準的要素供給,加大拆遷掃尾、信訪調處力度,為項目建設拓展空間。實施更嚴格的績效考評,設立項目進展“紅黑榜”,確保新項目開工率、投資入統率在全市處于領先地位。確保23個市級重大項目全面開工、17個市級重大項目加快建設、19個市區重大項目竣工投產。
引領制造業勇攀高峰。把發展制造業作為穩經濟的基石,做大做強光電顯示、裝備制造、生物醫藥、下一代汽車等智能制造產業,完善產業配套,形成產業集群。依托工業互聯網技術,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步伐。加強對投資、工業、出口等重點指標的預測預警,動態監測重點行業企業運行情況,確保完成先進制造業投資146億元,制造業主導產業營業收入增長10%。
助力服務業提檔升級。開工建設鳳凰新港數據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實現生產性服務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提速仙林蘇寧廣場、堯化金地中心等項目建設,做大做強高端商貿服務業和城市夜間經濟。強化文旅康養產業在經濟轉型、內需拉動中的引擎作用,加快江蘇廣電荔枝廣場、東方頤年健康產業園等龍頭項目推進,構筑南京文旅康養的棲霞IP。加快發展“農業+”新業態,銜接美麗鄉村建設和全域旅游發展,打造一批鄉村旅游精品路線。
增強市場主體信心。落實市委市政府“企業服務年”工作部署,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完善常態化企業走訪服務和疑難問題定期會商機制,全面落實減稅降費等各項扶持政策,全年新增“四上企業”不少于80家,力爭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2萬家。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導向,積極牽線銀企合作,進一步破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引導社會資本投資科技、交通、醫療等重點領域,不斷擴大社會有效投入。
三、堅持創新驅動,加速引領新舊動能轉換
全力貫徹落實市委三個“一號文件”精神,深入實施“創新名城”戰略,讓創新成果為高質量發展賦能。
集聚創新資源要素。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完善“科創企業森林”培育體系,支持企業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公共技術平臺,凈增高新技術企業60家,不斷壯大行業領軍企業隊伍。實施“寧聚”計劃、“創業棲霞”計劃,大力開展柔性引才,新集聚各類人才100名以上。持續開展“生根出訪”,辦好海外“南京周”棲霞主題日,推動更多海外資源、要素匯聚棲霞。
持續濃厚創新氛圍。積極融入長三角科創圈建設,跨地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力爭形成一批重大原創性成果,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5500件。完善創新資金投入體系,擴大“蘇科貸”“寧科貸”等覆蓋范圍,提供“高企貸”等專屬金融產品。謀劃布局5G、區塊鏈技術應用等新興產業,集聚一批“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獨角獸”“瞪羚”企業。加快創新產品應用示范,探索支持首臺(套)創新產品應用路徑。形成產學研合作和成果轉化項目100個以上,技術合同登記成交額超55億元。
實現載體提質增效。優化高新園區管理體制,推進企業化運作、管理團隊聘用制改革,充分發揮創新活動主陣地作用。規劃建設“智谷大道”,全力構筑人工智能產業地標,力爭重點產業規模突破7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660億元。加強對新型研發機構的引進、培育、監管和評估,鼓勵更多高校院所、社會資本參與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力爭孵化更多優質企業。支持南大、南工院縱深推進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建設,推進南師、南郵等5家大學科技園高效運營。
推動科技服務實體。發展數字經濟,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施企業信息化提升計劃,發展工業互聯網,推動企業“上云、用云”。與南農、省農科院等高校院所結對合作,鼓勵各類人才參與鄉村振興戰略,提升科技興農、強農、惠農水平。
四、深化改革開放,不斷增創融合發展優勢
以改革逢山開路,以開放打破壁壘,更大范圍集聚發展要素,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
深入推進集成式改革。加快全區政務服務“一張網”建設,推進“一照通辦”“一證通辦”。健全以企業征信為基礎、綜合執法為支撐、“雙隨機、一公開”為保障的監管機制,打造政務服務“寧滿意”棲霞樣板。抓好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優化開辦企業、辦理建筑許可、獲得水電氣、納稅等各環節服務。密切關注自貿區“證照分離”改革,持續推動“多證合一”。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優化公立醫院薪酬體系,實施“互聯網+護理”服務。完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后續工作,完成農村不動產權籍調查。
掀起招商引資新熱潮。精準銜接棲霞主導產業發展需求,狠抓產業鏈、創新鏈、資本鏈招商,在招引旗艦型重大產業項目和先導型尖端科技項目上攻堅突破。全年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55個,其中30億元以上項目2個。優化完善招商機制,全面梳理招商資源,科學制定招商政策,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招商工作。開展招引項目績效評估,狠抓投資強度、畝均產出等關鍵指標,不斷提高新增項目的質效。
提高全域國際化指數。堅持世界眼光、全球標準,構筑一流營商環境。重點在高端裝備智能制造、晶體管封裝等領域拓展國際產業合作。加快推進泰康仙林鼓樓國際醫學中心、地中海俱樂部等項目。抓好“棲小外優服”公眾號運營,打造外籍人員服務的棲霞品牌。
五、守護綠水青山,持續優化地區生態環境
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堅決打贏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堅持把保護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積極鞏固長江“三亂”整治、長江干流岸線利用項目清理整治成果,堅決防止問題反彈。加快實施“百項提升工程”,做好“一江兩岸”地區建設,重點整治燕子磯濱江岸線環境,打造“南京外灘”。持續推進長江沿岸綠化造林,積極開展濕地保護與修復工程建設,構筑沿江連貫的綠色界面,新增、改造造林面積600畝,自然濕地保護率超50%。推動八卦洲申創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區。
全面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深入推進VOCs、揚塵治理,實現PM2.5年均濃度值削減目標,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市定標準。續建2.25公頃雨污分流片區,完成八卦洲污水處理廠一期建設,實施北十里長溝東支生態修復一期工程和江南水泥廠護廠河等5項水環境提升工程,啟動建成區消除Ⅴ類水體行動,力爭重要水體穩定保持Ⅳ類標準。強化土壤污染“防控治”三位一體工作機制,實現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全覆蓋,建立、完善污染地塊名錄及其開發利用的負面清單,有序推進博世舊廠址地塊等項目土壤修復工程。
不斷健全生態環保長效機制。嚴格落實各級各部門生態環保責任和河湖長、斷面長、點位長制。健全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布局小型空氣質量站、微型自動站,完善監測平臺建設,切實提升預測預警能力。支持鼓勵企業實施節能技改,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和循環經濟。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機制,以“零容忍”態度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強化公民環境意識,推動形成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六、統籌城鄉建設,著力提升形象品質內涵
搶抓紫東地區開發重大機遇,實施總投資約272億元的5大類101項城建計劃,讓未來的棲霞更加宜居宜業宜游。
高起點實施規劃引領。聚焦長三角一體化方向,推動形成相互銜接的規劃體系。推動“多規合一”,全面梳理棲霞空間結構、功能布局,精準對接經濟產業、社會事業發展需求,科學編制好全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完成紫東核心區城市設計和重點片區詳細設計,實現控制性詳規全覆蓋并做好動態調整。統籌紫東核心區與仙林大學城、燕子磯新城、新堯新城、龍潭新城以及棲霞山片區等地的空間管控、特色塑造,完成新聯機械廠、笆斗山公園、興智中心等19個城市設計和控規調整。
高標準推進城市建設。進一步優化區域交通網絡,推進廬山路下穿堯興鐵路工程等一批市政道路建設。實施城市三環路、麒麟路西延、馬高路北延等工程,打通一批“斷頭路”。提高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比例,建成區海綿城市覆蓋率達到20%。精心建設姚坊門地下商業圈。加快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提升人居環境質量,提檔農路26.7公里,自然村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70%。強化對歷史遺存的保護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梳理人文脈絡,串聯自然景觀,釋放城市記憶。精心打造龍潭水玲瓏、羊山風情街等特色文化街區,高標準建設燕子磯濱江公園、龍潭新城中央公園、官窯山城磚遺址公園。加快凱悅酒店、智選假日酒店等5家星級標準酒店建設。辦好2020年“棲霞勝境”活動,不斷凸顯棲霞城市影響力和美譽度。
高品質開展城市治理。實施棲霞老街等3個市級重點片區環境綜合整治,推進總面積約13萬平方米的老舊小區改造,做好城市危險房屋消險治理工作。以金堯山莊、金堯花園、金堯新村為組團,傾力打造姚坊門省級宜居示范街區。健全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加快區餐廚垃圾處置廠建設,垃圾分類集中處理率達72%以上。持續強化對渣土運輸等大型車輛的過境管控疏導,突出地鐵站周邊等窗口地區的交通秩序整治,保持懲治超限超載的高壓態勢。實現違法建設“零增長”,常態開展戶外廣告、店招標牌和共享單車整治管理。加快打造智慧城市管理平臺,提升城市綜合治理服務水平,確保棲霞城市治理考核保持全市第一方陣。
七、精準回應關切,切實提高群眾幸福指數
堅守為民初心,注重民生工作的普惠性、基礎性和兜底性,突出重點,精準發力,辦好7大類46項民生實事。
多渠道促進富民增收。將穩就業置于促富民的基礎地位。扎實開展援企穩崗行動,重點保障大學生、保障房片區困難群眾更高質量就業。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8萬人,實現再就業5700人、大學生就業1.55萬人,完成職業技能培訓1萬人。將助創業作為促富民的關鍵一招。實施更加積極的創業政策,推動更多小額擔保貸款投向大學生、農民創業企業。培育自主創業者2850人,大學生創業者580人,新增創業帶動就業1.29萬人。兌現改革紅利,全面落實個稅和社保改革各項政策。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做大做強農村集體經濟。持續鞏固提升精準脫貧攻堅戰成果,科學安排東西部對口協作項目和資金。
多層次健全保障體系。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推進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動態實現法定人群應保盡保。切實做好困難人群的基本生活和醫療保障,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完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機制,推進棲霞慈善品牌運營和慈善超市規范化建設。穩妥實施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動藥品耗材集中采購落地見效,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開展觀音門二期等8處棚戶區改造,實施前新塘、三元祠等11個保障房項目,新開工、續建293萬平方米、竣工138萬平方米,籌集人才安居住房4萬平方米。扎實做好退役軍人服務管理,辦好軍地互辦實事項目,爭創省級雙擁模范區“十連冠”。
多領域提升服務質量。新開工建設中小學、幼兒園16所,創建省、市優質幼兒園6所,引進名優骨干教師30人,爭創江蘇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推動省中醫院仙林分院、南醫大二附院邁皋橋院區、市婦幼保健院丁家莊院區加快建設。不斷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45張,打造區、街、社區三級“時間銀行”體系,推進省級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創新示范區建設。提升“書香棲霞”建設水平,開展全民閱讀活動800場以上。辦好區第十七屆全民健身運動會,組織群眾性體育活動250(場)次以上。建成區檔案新館,爭創全國便民查檔示范區。
八、優化社會治理,努力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以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為引領,努力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持續強化基層基礎建設。完善社區治理體系,推進社區“網格化+積分制”“網格化+調解”試點改革。優化“掌上云社區”治理模式,完善全域治理平臺建設。以“社區微幸福”系列活動,提升社區協商、民主自治水平。認真做好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高質量通過“七五”普法終期考核驗收。推動社會多元治理,大力培育發展社會組織,每萬人擁有注冊登記社會組織數達21個。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引領,加強志愿者隊伍建設,力爭注冊且有服務記錄的志愿者突破12萬人。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
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底線。繼續扎實做好省、市安全生產巡查反饋意見整改落實,高效開展全區安全生產巡查。進一步理順安全生產監管體制,提升區安委辦實體化運作水平。不斷夯實企業主體責任,督促企業加大安全投入,增強隱患自查自改能力。開展?;?、交通運輸、油氣長輸管線等29個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推動執法力量全部下沉,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行為。擴大安全生產網格化信息系統應用,提升“城市風險(源)普查建檔”工作質量,實現風險防控網格化、信息化、動態化,確保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持續下降。
抓緊抓實公共安全保障。建成區級可視化應急指揮調度中心,增強防災減災救災和突發事件處置能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棲霞”,鞏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效,推進“樁釘工程” “網格化+雪亮工程” “網格+警格”等創新舉措,豐富完善“實有人口動態管控模型”。全面推進智慧消防建設,完成燕子磯、仙林湖消防站建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開展第十輪“春風化雨”握手行動,力爭信訪工作進入省市第一方陣。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始終保持打擊非法集資高壓態勢。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整治農村宗教中的突出問題。強化食品藥品監管,完善全程追溯等機制,營造更加安全放心的市場消費環境。
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開辟了“中國之治”新境界,我們將緊緊圍繞相關部署要求,加快提升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堅持黨的領導,確保方向正確。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把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貫穿于政府工作全過程。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全面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凝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正能量。
堅持解放思想,始終與時俱進。在新時代、新實踐中踐行新思想、新理念,結合棲霞實際回答好“九個有沒有”“十個為什么”,摒棄一切不符合時代要求的認識和做法。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在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基層中發現并解決一批制約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堅持效果導向,把精準有效的政策供給作為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政府對資源和要素配置的引導能力。
堅持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全面完成《棲霞區法治政府建設實施規劃(2016-2020年)》各項目標。完善行政決策程序,充分發揮政府智庫、法律顧問資政作用,探索“開門決策”機制,落實合法性審查要求。自覺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積極支持區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職能,高質量辦好建議提案。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堅決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行為,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主動接受人民群眾監督。深入踐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不斷提高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
堅持錘煉本領,提升執行能力。實施“干部能力提升年”行動計劃,增強干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拆遷掃尾、保安維穩的本領。以健全強有力的執行系統為目標,深化機構改革成效,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完善政府工作推進、協調、督查體系和責任鏈條,切實打通執行“最后一公里”。積極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推動政府數字化、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執行效能。以工作實績論英雄,堅持容錯糾錯機制,大力治庸治懶治散,形成干事創業、擔當擔責的良好環境。
堅持正風肅紀,筑牢廉政防線。扎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各項要求,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全面加強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認真落實巡視巡察反饋意見,確保所有問題立行立改、見底清零。堅決防止“四風”反彈回潮。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部門運轉經費縮減10%,用政府的“緊日子”換取群眾和企業的“好日子”。全面梳理腐敗易發領域,突出抓好工程招投標、專項資金支出、國有資產管理等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監督檢查,以“零容忍”的姿態嚴懲腐敗。
各位代表,累土不輟,丘山崇成。今年工作目標已經明確,機遇挑戰就在前方,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高質量建設“強富美高”新棲霞努力奮斗!
名 詞 解 釋
1、“121”戰略:2018年市委一號文件提出,建設一個名城,即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打造兩個中心,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構建一流創新生態體系,即把南京建成最鼓勵創新、最適合創新、最具創新創業活力的城市。
2、霞科行:棲霞攜手國內技術轉移專業運營商——科易網,共同打造的集評估、發布、查詢、撮合、交易、路演、中介、金融于一體的區域技術轉移一站式服務綜合體。
3、“生根”計劃:圍繞創新名城建設,市委要求各區分別重點對接一個“關鍵小國”和一個“創新大國(州/市)”作為“生根”目標國家,開展創新合作。棲霞的“關鍵小國”為比利時,“創新大國(州/市)”為德國哥廷根市。
4、MC:是全球最大初創企業加速器MassChallenge的簡稱,其總部位于美國波士頓。迄今為止,MC已加速了全球1211家初創公司,創造了超過6萬個工作機會。
5、“四個一批”拆遷掃尾:區委為加快推進拆遷掃尾,提出“已簽房屋拆除一批、司法強拆一批、拆違帶動一批、綜合執法推動一批”。
6、“四好”農村路:2014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提出,后又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
7、三清一改:“三清”指清理農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內塘溝、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一改”指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
8、長江“三亂”:長江沿線的亂采、亂占、亂排。
9、百項提升工程:南京市根據長江經濟帶發展總體要求,啟動實施的“綠色生態、轉型發展、人文景觀、嚴管示范”等四大類100項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工程。
10、智慧工地:將“互聯網+”的理念和技術引入建筑工地,從施工現場源頭抓起,最大程度地收集人員、安全、環境、材料等關鍵業務數據,依托物聯網、傳感技術,建立云端大數據管理平臺,提升建筑工地的精細生產管理水平。
11、綠色銀行:對標雄安新區建設,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紫東地區開發中先植綠、后建城的理念,讓綠色種植轉化為綠色發展,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12、“寧滿意”工程:南京市圍繞加快一體化政務平臺建設、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切實提升網上政務服務能力、做大做強“不見面審批”服務品牌,按照對標找差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求,啟動實施的政務服務工程。
13、棲霞旗艦店:為市民和法人提供的專業專屬政務服務網上直通平臺,具體包括審批服務、政策咨詢等多個板塊。
14、兩票制:指藥品從藥廠賣到一級經銷商開一次發票,經銷商賣到醫院再開一次發票,目的是減少流通環節,降低藥品價格。
15、微孝棲霞:棲霞區為具有本區戶籍的五類老人中半失能、失智老人及70周歲以上低收入困難半失能、失智老人,提供500元/人·月的政府購買日間照料服務補助。
16、樁釘工程:是指小區圍墻、門衛、門禁、防爬設施、視頻監控五處“防范樁”和樓棟、網格、物管、中介、警輔五根“守望釘”。目前,棲霞“樁釘工程”已升級為3.0版本,即以網格分治模式為“樁”,以契合地域特點的社會化力量、科技化手段、物防性措施等多元素為“釘”的社會綜合治理新模式。
17、五個“實干爭先”行動:結合全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開展,區委要求在“招商引資、項目推進、拆遷掃尾、環境提升、安全穩定”等五個重點領域苦干實干、爭先突破,以高質量發展成果檢驗主題教育成效。
18、“四上”企業: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單位,資質以上建筑業、房地產開發企業。
19、長三角科創圈:以上海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引領,推進上海張江、安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打造杭州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南京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聯合發展G60、G42、G25科創及生態經濟走廊,構建區域創新共同體。
20、雙隨機、一公開:在監管過程中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
21、證照分離:對所有涉及市場準入的行政審批事項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準入服務等四種方式進行分類管理,為市場準入提供便利。
22、多規合一:將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多個規劃融合到一個區域上,實現一本規劃、一張藍圖。
23、海綿城市: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稱之為“水彈性城市”。
24、殘疾人“兩項補貼”:一是給生活困難的殘疾人發放的生活補貼;二是給需要長期照護的重度殘疾人發放的護理補貼。
25、“社區微幸福”行動:依托“掌上云社區”在線治理平臺,圍繞社區發展“急難愁盼”問題,深入開展社區協商和社區營造,將社區建設成為具有共同情感聯結、共同社區意識、共同文化凝聚的社會生活共同體。
26、雪亮工程:以區、街、社區三級綜治中心為指揮平臺、以綜治信息化為支撐、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以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應用為重點的“群眾性治安防控工程”。
27、實有人口動態管控模型:指通過對房屋水電氣用量的分析,明確空置、自住、出租和待核查等房屋性質,實現實有人口動態管控的模型。
28、楓橋經驗:20世紀60年代初,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干部群眾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的“楓橋經驗”。此后,“楓橋經驗”得到不斷發展,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黨政動手,依靠群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楓橋新經驗。
29、九個有沒有:省委書記婁勤儉在全省縣(市、區)委書記政治能力建設專題培訓班開班式上提出的:一是有沒有因為過去發展中形成一定的先發優勢,就認為可以輕輕松松走在前列的盲目樂觀?二是有沒有認為經濟好就一好百好,看不到其他方面發展短板的認識盲區?三是有沒有滿足于過去賴以成功的經驗做法,不研究規律甚至不按規律辦事的路徑依賴?四是有沒有對歷史遺留問題能拖則拖,不愿正視問題、不敢解決問題的僥幸心理?五是有沒有圖眼前、圖省事、圖來得快,不注重打基礎、利長遠的行為短視?六是有沒有一味地等規劃、靠“大樹”、要政策,以我為主、自主規劃、主動爭取意識不足的依賴心理?七是有沒有各自為營、各顯神通,不注重集中力量、統籌資源辦大事的視野局限?八是有沒有過于迷信自身能力,不注重學習進步,一遇到新情況新問題就束手無策、疲于應付的本領恐慌?九是有沒有怕擔責任,落實工作中簡單套用上級或外地做法,不結合實際進行深入研究的形式主義?
30、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包括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
圖解:棲霞區政府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