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3033899/2022-47667 | 主題分類: | 綜合政務 |
組配分類: | 統計公報 | 體裁分類: | 其他 |
發布機構: | 棲霞區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2-05-24 |
生效日期: | 廢止日期: | ||
信息名稱: | 棲霞區第三次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 ||
文 號: | 關 鍵 詞: | 統計 | |
內容概覽: | |||
在線鏈接地址: | |||
文件下載: |
棲霞區第三次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棲霞分局
棲霞區統計局
(2022年5月18日)
按照國務院、江蘇省和南京市政府統一部署,2018年9月,我區開展了以2019年12月31日為統一時點的第三次國土調查(以下簡稱:三調)。“三調”歷時3年,約40人參與,經調查單位、監理單位、區三調辦等各方共同努力,如期形成全區9個街道、31603個圖斑的“三調”成果和匯總數據,全面查清了全區國土利用狀況和資源家底。
根據有關要求,現將經南京市第三次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核定后的全區主要地類數據公布如下:
(一)耕地6175.22公頃(92628.30畝)。其中,水田2550.75公頃(38261.25畝),占41.31%;水澆地3438.76公頃(51581.40畝),占55.69%;旱地185.71公頃(2785.65畝),占3.00%。
(二)園地982.81公頃(14742.15畝)。其中,果園214.77公頃(3221.55畝),占21.85%;茶園33.92公頃(508.80畝),占3.45%;其他園地734.12公頃(11011.80畝),占74.70%。
(三)林地5706.92公頃(85603.80畝)。其中,喬木林地3545.41公頃(53181.15畝),占62.13%;竹林地7.88公頃(118.20畝),占0.14%;灌木林地107.5公頃(1612.50畝),占1.88%;其他林地2046.13公頃(30691.95畝),占35.85%。
(四)草地908.54公頃(13628.10畝),全部為其他草地。
(五)濕地226.87公頃(3403.05畝)。濕地是“三調”新增地類。其中,森林沼澤33.63公頃(504.45畝),占14.82%;灌叢沼澤22.98公頃(344.70畝),占10.13%;內陸灘涂167.22公頃(2508.30畝),占73.71%;沼澤地3.04公頃(45.60畝),占1.34%。
(六)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4390.99公頃(215864.85畝)。其中,城市用地9678.87公頃(145183.05畝),占67.26%;建制鎮用地2346.27公頃(35194.05畝),占16.30%;村莊用地2274.51公頃(34117.65畝),占15.81%;采礦用地37.43公頃(561.45畝),占0.26%;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53.91公頃(808.65畝),占0.37%。
(七)交通運輸用地2659.70公頃(39895.50畝)。其中,鐵路用地426.95公頃(6404.25畝),占16.05%;軌道交通用地154.85公頃(2322.75畝),占5.82%;公路用地1238.12公頃(18571.80畝),占46.55%;農村道路228.12公頃(3421.80畝),占8.58%;港口碼頭用地610.00公頃(9150.00畝),占22.94%;管道運輸用地1.66公頃(24.90畝),占0.06%。
(八)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8450.47公頃(126757.05畝)。其中,河流水面6236.48公頃(93547.20畝),占73.80%;水庫水面51.34公頃(770.10畝),占0.61%;坑塘水面1465.60公頃(21984.00畝),占17.34%;溝渠261.41公頃(3921.15畝),占3.09%;水工建筑用地435.64公頃(6534.60畝),占5.16%。
“三調”是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也是一項重要的自然資源基礎調查。“三調”數據成果全面客觀反映了我區國土利用狀況,也反映出耕地保護、生態建設、節約集約用地方面存在的問題。要以“三調”成果應用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自然資源管理工作。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非糧化”,規范完善耕地占補平衡、進出平衡,確保完成省、市下達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要因地制宜,加強國土空間全域綜合整治,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格局,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助推鄉村全面振興。要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合理確定新增建設用地規模,盤活城鄉存量建設用地,推動城鎮低效用的再開發,提升土地開發利用質量和效益,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全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把“三調”成果作為相關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據,切實發揮調查成果的重要支撐作用,深入推動調查成果共享應用,持續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