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近年來,棲霞區聚焦青年人才“引、育、用、留”環節,通過政策升級、生態優化、校地合作等舉措,積極打造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示范區,推動形成人才與城市雙向奔赴、雙向成就的生動局面。
政策引領?打好青年人才引聚“組合拳”
政策優,則人才聚;人才聚,則城市興。要想吸引人才“動心”前來,離不開政策的“加碼”。
棲霞人才政策持續因時應勢、迭代升級、接續發力。4月25日,棲霞區出臺《關于推進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區建設行動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實施5項工程集成16條有含金量、高契合度、強引領性的支撐政策。
5月17日,長三角生物醫藥創新研究與產業發展大會舉辦。
對頂尖人才給予300萬元市區綜合安家補貼;建設“寧鎮揚人才中心集聚區”,推動區域人才、教育、科技、產業等資源匯聚;支持用才主體自主引才,給予用才主體最高50萬元市區綜合獎勵……一條條政策的背后正是棲霞區以拳拳之心招攬天下英才的滿滿誠意。
“在棲霞,無論是面試補貼、租房補貼還是短期住宿服務,都能得到積極兌現。今年以來,我們共發放高校畢業生住房租賃補貼1661.5萬元,外地高校畢業生來寧面試補貼47.8萬元,緩解了青年人才在棲工作的生活壓力。”棲霞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服務保障?營造人才近悅遠來“軟環境”
良禽擇木而棲,良才擇地而居。暖心的服務不僅是吸引力、競爭力,更是安心安業的重要砝碼。近年來,棲霞區堅持從“點”上發力、從“面”上提升,以“無微不至”的真心“留才”,持續營造“如魚得水、如鳥歸林”的人才生態環境,讓各類英才既有情懷加持,更有保障支持,做到“留人”又“留心”。
年輕人“住有所居”,才能擁有為美好生活不斷奮斗的勇氣與底氣。“為了鼓勵青年大學生就業創業,首站來棲落地無憂,棲霞區精心打造‘寧青驛站·棲霞青年人才驛站’,畢業生來棲可享受14天免費‘拎包入住’。”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據了解,寧青驛站累計吸引2117名青年人才拎包入住,其中,留寧工作690余人、留棲工作180余人。
如果說住房是留住人才的“溫暖港灣”,那么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則是留住人才的“精神家園”。棲霞區優化活動設計,串珠成鏈,打出吸引青年人才在棲霞發展、扎根的“連環硬招”:舉辦“越夜越精彩”青年夜校,解鎖別樣“夜生活”;開展“棲才·觀霞”人才家庭日活動及青年人才區情體驗,讓青年人才從不同角度領略到棲霞的獨特魅力;舉辦仙林半程馬拉松人才跑團活動,豐富人才文化生活……棲霞區用落到點點滴滴的實處“熱烈回應”留棲人才,讓他們在棲霞能夠既“安心”又“舒心”。
校地合作?激活人才引育留用“動力源”
高校資源豐富、人才匯聚顯現。棲霞坐擁仙林大學城12所高校20萬師生的科教人才資源,形成了江蘇乃至全國重要的高等教育集聚區。
如何留住人才,讓高校人才擇棲留棲?棲霞區厚植人才沃土,持續深化校地企合作,加強高校人才與地方發展的雙向融通,解鎖人才“留量”密碼。
走在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內的人才雙選區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大學生們穿梭在各展位,認真了解招聘信息,仔細詢問具體情況,尋找適合自己的崗位。據了解,近40家棲霞企業在“校園棲霞日”走進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活動中設置招聘點位,帶來900余個崗位需求誠聘英才。
整合轄區資源,為企業和高校畢業生之間精準搭建“供需橋”,讓企業與人才“雙向奔赴”,只是棲霞區留住高校人才的一步。
為講好棲霞“引才故事”,織密聚才育才之“網”,棲霞區構建出全流程貫通式技能人才培養途徑——以轄區內高校、職業院校為人才培養基地,以校企合作的“訂單班”“冠名班”“學徒制”實訓基地等為人才定制培養模式,以各類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職業技能大賽拓寬人才選拔渠道,以各類就業創業獎補政策為人才扶持激勵手段,持續激活人才培育的“源頭活水”,為學生明晰“成長路徑”,讓高校學生愛上棲霞、扎根棲霞、服務棲霞、建設棲霞。
人才平臺,是招攬四海英才的“梧桐樹”,更是人才施展才華的“大舞臺”。“今年我們還舉辦了‘寧鎮揚’區域高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競賽,為學生展示技能搭建平臺,促進校地企項目合作、人才交流、成果落地,為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棲霞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政策支撐,服務加碼,校地合作……如今,棲霞的人才“生態雨林”越來越優,選擇棲霞,成就未來,漸成各類人才不言而喻的共識。下一步,棲霞區將繼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在充分激活人才創新創造活力上持續精耕細作,竭力當好各路英才施展抱負、大顯身手的圓夢之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