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個豐收年!”11月底,在棲霞龍潭金燦燦的稻田里,種植大戶王順笑成了瞇瞇眼。擁有近600畝水稻田的他告訴記者,今年他的稻田畝產量達到了1200多斤,“到目前為止,凈收入已經有十幾萬元嘍!”
龍潭“芳草渡”大米已經享譽南京和江蘇,如何進一步走向全國?11月下旬,在2021南京龍潭稻香美食節暨農旅融合發展論壇上,龍潭與袁隆平院士創建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牽手,這將給龍潭的糧食豐產和優產,帶來新的答題思路。
一、喜結“親家”,龍潭牽手水稻研究“國家隊”
“很有嚼頭、很清香,是非常好的大米。”11月20日,“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之子,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陽,在稻菽卷起千層浪的龍潭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品嘗了新開鍋的“芳草渡”大米,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當天,在2021南京龍潭稻香美食節暨農旅融合發展論壇上,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江蘇省農科院分別與龍潭街道簽約,結對共建實驗基地。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是袁隆平院士于1984年牽頭成立的,1995年以其為依托,成立了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袁老曾在這里工作、生活了37年,其雜交水稻技術全球領先。而這個國家級“親家”之所以選擇與江蘇南京、與棲霞龍潭“結親”,在這里合作建設實驗基地,又是出于怎樣的考量呢?
袁定陽稱,他的目標是不斷提高水稻的產量,讓水稻實現從高產到更高產,把糧食安全問題完全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上。“我們充分考量了棲霞龍潭的水稻品質,希望能整合資源,將優勢基因與優勢點位結合,由此產生更高的產量。”他說,“當然我們也非常注重品質,稻谷的栽培方法、管理措施等,每一個生產環節都要格外注意,特別是綠色種子。”
二、共建簽約,助推龍潭大米走向全國
龍潭的“芳草渡”大米正是袁定陽口中的“綠色種子”。該大米由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2004年培育而成,經過不斷改良,成就了今天的“原汁原味原生態,芳香芳質芳草渡”。
“芳草渡”大米在南京及周邊地區已經具備一定的知名度,而如何讓其走出南京,走向全國人民的餐桌,龍潭街道一直在探索。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要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就要從培育好種子做起。”棲霞區龍潭街道黨工委書記武曉路介紹,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江蘇省農科院分別與龍潭街道簽約,結對共建實驗基地,這對龍潭來說是一次非常好的機遇,街道將以此為契機,共同促進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推廣、新模式運作、新成果轉化,從而助推現代農業發展,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記者獲悉,街道將拿出60畝地作為試驗田,與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共建“芳草渡”實驗基地。“我們想借力科技優勢,培育更適宜龍潭土壤特點的水稻品種,試驗成功后再大面積推廣種植。”龍潭街道辦事處主任車金樓說,由此不僅能提高大米的產量,也能進一步提升龍潭大米的品質。
同時,江蘇省農科院休閑農業研究所也將組織創新團隊在龍潭展開實地調研,并為龍潭形成休閑農業提升方案、開發休閑農業衍生產品,幫助龍潭進一步叫響休閑農業區域品牌。
三、品一粒米,解鎖城鄉“豐”景密碼
記者了解到,棲霞區作為南京重要的“米袋子”,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農業農村、糧食生產工作。今年,該區種植水稻等秋糧3.85萬畝,總產量預計達1萬余噸。其中,龍潭街道種植水稻2.06萬畝,預計平均畝產將超1200斤。
據“芳草渡”公司負責人陳俊介紹,公司與街道17個村的水稻合作社、種植大戶建立起良好的利益聯接機制,流轉土地7000畝,通過耕地質量提升、使用有機肥、鴨稻混養等措施,“芳草渡”大米獲得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還贏得了江蘇好大米“十大創優品牌”等榮譽。
“今年,我們已經接到了150噸的銷售訂單,是去年同期的兩倍。”陳俊說,公司以高于市場7%的價格收購種植戶的水稻,經集中烘干、收儲、加工、包裝,線上在天貓商城、京東商城,線下在金鷹超市銷售,每年可為當地農戶提供200多個就業崗位,增加農民收入200多萬元。
而此次與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共建實驗基地,將助推龍潭糧食研究與生產邁上新的臺階。“我們想以‘一粒米’為牽引,串起產業融合鏈、提升品牌價值鏈、拓寬農民增收鏈,從而不僅讓本土好大米成為全省好大米、全國好大米,也讓鄉村振興愿景在龍潭大地化為實景。”武曉路說。